在公共生活中习养儿童品格
引言: 崇宁路实验小学秉承“诚信”校训,以《学校公共生活的儿童品格习养计划》为德育研究主攻方向,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,鼓励学生在公共生活中广泛参与、平等交往、共同发展,多途径将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,努力实现崇小师生共同的公民教育之梦,多年来不断探索前行,取得了可喜的成绩,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、全国少年儿童“双有”活动优秀集体奖、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、江苏省平安校园、江苏省红旗大队、无锡市文明卫生单位、无锡市优秀少先队集体……
以下转载《江南晚报》7月16日B02版刊登的《崇宁路小学在公共生活中习养儿童品格》一文:
作为一所百年老校,崇宁路实验小学坚持德育为先,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,鼓励学生在公共生活中广泛参与。
由于公共生活领域中现在的课程体系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,因此学校实施了特色课程建设。创设的时事课程、礼仪课程、生活课程,多方面培养儿童。学校在班级中开展“班干部是怎样炼成的”的班委选举活动,“我口说我心”的班级公约制定活动,“我的班级我做主”的班级事务讨论活动等一一放手把自主权还给学生,引领学生自主建设、管理、活动,不断提高学生谋划决策、组织协调等能力,为将来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公共生活做准备。
另外,学校除了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习得,也在关照儿童的心灵成长。学校持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老师有3人,另有多人参加过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。“张丽敏心理工作室”是区域范围内首个以教师姓名命名的心理工作室,在学校的心理课程研发、课堂教学、团体辅导、咨询服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。
学校也注重多视角地对学生的成长进行评价,把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作为评价要素,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品质、公民素养、学习能力、交流与合作、运动与健康、审美与表现六个维度,现细化为五大指标:规范好、礼仪好、学习好、活动好、身体好,每个指标在不同年段又有不同的具体要求,除“教师评价”外还有“自我评价”,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