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心向党 追寻红色足迹
——中共无锡工委机关旧址(培南小学)
童心向党,榴娃追寻红色足迹。寒假中,为了让队员们了解历史,感受红色文化,激发少先队员们爱党爱国之情,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四(1)中队“榴娃寻访小队”来到了中共无锡工委机关旧址——培南小学,开展红色寻访活动。队员们在这里聆听无锡历史,重温革命传统,感受红色精神,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。
进香、读书、革命之地
沿着古运河水缓缓南下,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以南,穿过“翠辇停骖”的牌楼,有一座南水仙庙,建于清康熙年间,是为纪念明嘉靖年间率众筑城抵御倭寇入侵的无锡知县王其勤所建。水仙道院自古以来就是一所进香之地、读书之地和革命之地。
隐蔽在庙里的地下党基地
运河畔,水仙道院旁,一栋二层青砖小楼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,灰色砖石门墙上“培南小学”四个字映入眼帘。曾经的培南小学,是中共无锡地下党的秘密指挥部,“隐蔽精干,长期埋伏,积蓄力量,以待时机”成为贯彻始终的十六字诀。
解放战争时期(1946-1949年),中共无锡工委利用设在庙内的培南小学为掩护,开展工作。1989年,无锡市委、市政府在此建立纪念铭牌。
迎接黎明
踏进红漆木门,天井上方悬有“迎接黎明”的金字横匾,展厅以《迎接黎明》为核心,分为“地下党在城区立足生根”、“开展城区的爱国民主运动”、“开展护厂护商护城斗争”、“无锡人民迎解放”4个主题展览,回顾和展示了当年中共无锡地下党人不畏白色恐怖,以培南小学为掩护,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坚持斗争,迎来无锡城市黎明和新生的这段光辉历史。
1946年春,中共无锡工作委员会成立,中共无锡工委书记周克来锡开辟工作,与长期隐蔽在无锡的中共党员、培南小学校长邱宝瑞接上关系,决定将设于南水仙庙的培南小学作为地下党的机关驻地。
自此至1949年无锡解放,前后有四任书记在此开展工作,其中周克、周晓华、诸敏、高山等领导同志带领多位党员干部用教师身份作为掩护,领导无锡城区的革命斗争。他们团结民族资产阶级、策反国民党敌特机关人员、搜集城市设施、人员配置等重要情报,为顺利解放做好充分铺垫。
从苏北渡江,后担任无锡市委副书记的谢克东将无锡的解放称为“钥匙解放”。他说:“无锡的解放非常顺利,我们好像带了钥匙过来,这个城门一开启就解放了。”为什么这样呢?就是因为地下党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,打好了基础。
“叮叮叮~~~”队员们拉响了上课铃,跟随着队员们的脚步一起来到二楼“培南课堂”,党的历史是最生动、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。革命先烈用无私的奉献精神点亮了满天星辰,激励着队员们坚定信念、艰苦奋斗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!
二楼展厅还复原了革命时期办公场景的真实面貌,记录下党的奋斗足迹。
追寻英雄足迹
三年多的时间里,无锡军警宪特机关林立,但在培南小学校长邱宝瑞机智勇敢的周旋下,学校成功掩护了地下党的领导机关,未被敌人所察觉,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。1950年,柳亚子先生参观培南小学旧址时,听完这段历史,曾写下“培南领导金闺彦,遗事休忘五路头”的字句。
分享红色收获
通过今天的红色寻访之旅,让我增长了对无锡革命历史的了解。在这里,我认识了了不起的邱宝瑞爷爷,聆听老一辈革命家运筹帷幄,迎接黎明的红色故事。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巨大的革命力量,作为一名少先队员,我们要向浴血奋战的老一辈战士致敬,好好学习,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! ——陆宥希
大年初五,天气虽冷,我们假日寻访小队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培南小学。虽然写着是小学,但在解放战争时期却是我们中共无锡地下党情报收集的重要基地。看着青砖白瓦的小楼、旧时上课的摇铃,我们仿佛能看到在这里上课的同学们,看到辛勤的老师们不仅作为教师,更是共产党战士,开展着轰轰烈烈的革命工作。现在的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,努力学习,树立远大的志向,做新时代的好少年! ——杨依霖
我们如今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,是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身躯换来的,我们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,热爱学习,长大后报效祖国! ——陈芯琪
今天,我们小队寻访培南小学旧址,追寻党的足迹。从培南小学,到公益中学,到江南大学,教师身份的革命先烈们不仅传授知识,更传递着革命的星星之火,带来了胜利的曙光!我们要向那无数默默无闻的地下党先辈们致敬! ——郁舒涵
迎接黎明,回顾无锡历史光辉一页;感恩英烈,担当中华民族振兴责任;强富美高,再现崇宁少年奋发图强!——耿晨硕
今天,我们假日小队寻访了培南小学无锡工委机关。通过参观,我们了解到了当年中共无锡地下党人不畏白色恐怖,以培南小学为掩护,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坚持斗争,迎来无锡城市黎明和新生的这段光辉历史。深刻体会到了如今的和平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。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少年,我一定要好好学习,为社会做贡献,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。 ——徐佩瑶
我要努力学习,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,不辜负先烈们的心血。接力走好长征路,争做新时代好少年。
——李沐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