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的PBL成果发布会(一)继承与发扬——德法学科项目化学习点滴记录
崇宁路实验小学将项目化学习为抓手,在真实的任务情境驱动下,培养学生核心素养,发展学生整体性和完整性的成长经验,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和能力提升。居家环境中,石榴娃又是怎么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呢?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学习点滴记录吧。
学校德法学科开展了以“中华传统文化”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。石榴娃们在习书法、画国画、弹琴、对弈、剪纸、朗诵诗词等活动中,一步步地明白: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,内涵博大精深,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创造的结晶。
01琴之乐,舒耳乐,弦韵凝丝心
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雅趣。在闲暇时,雅兴所致,不妨抚琴弄弦,或用心倾听欣赏,感受无穷乐趣。石榴娃们在学琴,学笛的过程中,不仅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,更磨练了意志与品质。
02棋之趣,施谋略,方寸战千回
棋类是一种兼娱乐与益智于一身的娱乐活动。石榴娃们在弈棋时,精神集中,头脑冷静,思考周密。“对弈从来乐趣多,胜亦高兴败亦喜”,抱着这样的态度,弈棋才能真正起到愉悦心身的作用。
03书之美,磨研墨,笔动似游鱼
我国书法有特殊的艺术美感,是可以用汉字这一特殊的载体展示出无色而有画的灿烂、无声而有乐的和谐境界。石榴娃们练习书法,观摩碑帖、揣其神韵,既可以培养审美趣味,得到艺术享受,又可以陶冶性情。
04画之韵,墨彩间,山川藏笔端
中国画又称国画,主要是用毛笔、软笔或手指,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。孩子们在习绘画中,游览名山大川,观赏花草鸟鱼,领略田园风光。
05诗言志,飞花影,仄韵律声赋
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,秀丽的山川孕育出了诗的灵气,朴实的人民培育出了诗的魂魄。石榴娃们在中国的诗歌文化领域中,徜徉着,滋润着。诗歌从涓涓细流汇成了滔滔大河,流进了孩子们的血脉之中。
06剪之姿,刻镂面,剪彩起晋风
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,有着悠久的历史。石榴娃们说:民间剪纸是最自由、最有生命的艺术,用简单的形式表现出古老的民族风俗。
听,石榴娃们有话说
竹笛已陪伴我五年之久,我对它的热爱依旧不。在我与竹笛初次相见时,便被它美妙的乐声所吸引了。至此之后,我便开始学笛,练笛。那阵阵悠扬的笛声,舒缓我的心情,陶冶我的情操。如今,竹笛已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,它是我的朋友,是我的伙伴,我对它的喜爱如桃花潭水般,深不见底。
——六(1)班 李启平
我喜爱诵读诗词,因为这些诗词节奏美、韵律美,又朗朗上口,当我反复诵读时,能让我感受到作者的心境、情感和理想。朗诵诗词不仅陶冶了我的情操,而且能够不断激发我对生活的向往与热爱!
——五(1)班 毛韵博
一开始学画画,我总是跟不上大家的节奏,一度认为自己不适合。但是,有一次我用毛笔随手勾勒的几笔尽意外地得到了老师的赞许,老师夸我对国画有天赋。也就是因为那一个赞,从此,我和国画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——五(2)班 陈煜心
我喜欢书法,一支笔,一张纸,一块砚台……一切自然而又简单。每每提笔书写,我都能感受到传统的文化底蕴向我冲击,每一笔都蕴含古人的智慧与浪漫。只有书法能让我真的静下心来,愿意真正付出时间与精力,专心地去做。我觉得文字有力量,书法也是,它是艺术,是我的热爱。我会很好地传承下去……
——四(3)班 唐朝
古诗词是华夏文明的传承,是中华文化的象征,是中国智慧的沉淀。今天,我要用诗词点赞中国!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”,我为祖国的壮丽山河点赞!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”,我为新年的新气象点赞!“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”,那便是我们的中国梦实现之时,我要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点赞!
——二(2)班 钱韵亦
也许就在那一刻,我喜欢了陶笛吧。陶笛跟普通乐器相比是小了许多的,但是陶笛的魅力和历史文化却能深深地吸引着我。大小不一的陶笛可以吹出音准不同的声音,所以喜欢上了陶笛,就等于喜欢上了一个音乐世界。
——六(1)班 赵若桐
缕缕墨香萦绕在心灵深处,绚丽色彩渲染在宣纸表面,精巧雅致印章映入双眼……这就是国画作品。画中挥毫写意的秀美山水,起笔勾勒的精美线条,缤纷渲染的鲜艳色彩,都会将我带入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,我爱国画,因为我觉得研习国画可以发展个性,涵养性情,养成文雅的态度与整洁的习惯,发展审美的观念,培养高尚丰富的想象力。
——三(1)班 朱晋玙
中国传统文化,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。无论是琴棋书画,诗歌文化,节日文化,还是剪纸文化,它们具有无限的价值,值得我们不断去发掘。传承这些文化的精髓,更是我们每位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。让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每一个石榴娃的心头,期待更多的孩子们在项目化学习中有所收获。
精彩继续,未完待续……